“种叶下珠一年到底能不能挣到钱?
”——2024年6月,云南文山,旱灾余波未散,干品批发价飙到35元/斤,广药集团一纸乙肝临床利好,订单瞬间加四成,不少人又心动了。
别急着包地,先看清楚:涨价是减产逼的,不是需求爆的,跟风可能替别人接盘。
真想试,先把技术门槛摸透。
江苏农科院最新LED蓝光实验,把鞣花酸硬生生抬了12%,可这套灯一亩棚得再砸两万八,回本周期直接拉长。
山东新出的收割机倒是香,8亩一天,抵20个人工,机器钱14万,适合百亩以上大户,三五亩地就别凑热闹了。
宁夏“光伏+叶下珠”更唬人,900斤亩产还顺手卖电,可光伏板前期投入每亩破十万,政策地指标普通人拿得到?
算清楚再流口水。
市场端看着热闹,风险一样不少。
广西5月白粉病大爆发,一夜间叶子灰白,800倍液多菌灵喷迟了就绝收。
电商假货更离谱,酸浆籽当叶下珠卖,苗期根本分不清,最后收成变草,哭都找不着人。
再说出口,越南海关一季度暴增180%,听着诱人,可德国日本客户要的是提取物,含量不达标直接退货,散户没检测设备,只能被压价。
一句话,叶下珠能挣钱,但挣的是技术钱、规模钱、信息差的钱。
亩产值听着美,扣掉地租、滴灌、机采、农药、人工,纯利能剩一半算高手。
真只有十来亩地,不如先种两分试验田,把蓝光配方、病害防控、真实售价摸准,再决定要不要All in。
药材江湖,跟风快,掉坑更快。
网友热评:
“去年35元没舍得卖,想等40,结果新货一上市直接掉回25, 费比价差还多,血亏。
“LED蓝光那套我试了,含量涨没涨没感觉,电费倒是月月涨,农技站说最好配太阳能,又得加钱,无底洞。
“光伏棚下试种两亩,叶子确实厚,但板子离地面太低,机器进不去,最后人工采,900斤光人工就花掉6000,白忙活。
“别只盯着广药订单,人家要的是签约基地,散户插不进去,没有合同价,35只是市场零售价,贩子来地头直接压到28。”
